谐波电流与谐波电压的关系
变频器工作时,之所以产生谐波电流,是因为变频器输入端的整流电路阻抗不是一个定值,其阻抗着外加电压的变化发生变化,这就导致整流器从电网吸取的电流不是正弦电流。
单相整流器由整流桥和平滑电容构成。一般情况下,负载的电流由平滑电容供给,仅当正弦波的电压高于平滑电容的电压时,才会有电流流入电容和负载中,因此仅在电压峰值处产生脉冲状,这种脉冲电流中包含了丰富的谐波成分。同样的道理,三相整流器也会产生谐波电流,但是这时对应每个波峰,不是一个脉冲电流,而是两个脉冲电流。
无论单相整流器还是三相整流器,他们的电流波形都发生了畸变,不再是正弦电流,因此包含了谐波成分。产生谐波电流的负载称为非线性负载,与之对应,不产生谐波电流的负载称为线性负载。线性负载的阻抗不会随着施加在其上面的电压发生变化。这时,流过负载的电流I=U/R,这意味着电流I与电压U是线性关系,线性负载由此得名。当电压为正弦波时,充过线性负载的电流依然为正弦电流,因此不会产生谐波电流成份。
理想的电阻、电感和电容都是线性负载。但是实际的电感可能是非线性负载,例如,带有铁芯的电感,其电感量随着外加电压而变化(随之而来的是阻抗变化),因此是非线性负协。变压器产生谐波电流就是这个道理。
非线性负载的阻抗随着施加在其上的电压 变化,这时流过它的电流与施加在它上面的电压 不是线必关系,故称其为非线性负载。对这样的负载施加正弦波电压时,流过负载的电流值不再是正弦波,其中包含量谐波成分。
带平滑电容的整流器是较常见的非线性负载,它产生的谐波电流与电路结构有关。整流器从电网吸取脉冲电流,每个交流电周期整流出的脉冲称为这个整流器的脉数。例如:对于单相整流电路,每个周期输出2个直流脉冲,因此称为二脉整流器;对于三相整流电路,每个周期输出6个脉冲,因些称为6脉整流器。除此以外,还有12脉整流器、13脉整流器等。
总结:变频器的谐波电流是由变频器整流输入电路导致的。不同脉数的整流器产生的谐波成分不同,三相六脉整流器产生的谐波电流以5次、7次、11次、13次为主。增加变频器输入整流器的脉数可以减小谐波电流。
电网上同时存在着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谐波电流与谐波电压之间的关系是很多人感到迷惑的问题。
首先需要搞清楚谐波电压与谐波电流的因果关系。
谐波电流是非线性负载产生的,这些非线性负载从电源吸取非正弦波的电流,这些非正弦波电流中包含了谐波电流。
谐波电流流过线路阻抗时,在线路的两端产生了谐波电压(欧姆定律),谐波电压是由谐波电流产生的。打个比方,谐波电流是蛋,在一定条件下(线路存在阻抗),孵化出了谐波电压这个鸡,(困惑我们的可能还有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如图2-1所示
如果特定的配电系统对于N次谐波电流的阻抗为ZN,谐波电流IN在配电系统上产生的谐波电压VN为:
VN=IN*ZN
式中:电网阻抗ZN包括了变压器的阻抗和配电线的阻抗,如图2-1:
这里所说的阻抗包含了电阻和电抗两部分,电抗部分包含了电感的感抗,和电容的容抗。按照这个概念,将上图进一步细化,就得到了下图所示的网络
图中的各元素的含义如下:
L1:变压器绕组电感
R1:变压器绕组电阻
L2:配电线路分布电感,大约每米1μH
R2:配电线路分布电阻
C1:变压器绕组电容+补偿电容,有系统有补偿电容时,可以忽略绕组的电容。
C2:配电线路分布电容:大约每米100pf,当系统有补偿电容时,由于其数值很小,可以忽略。
如果不考虑系统有补偿电容的情况,并且仅考虑谐波电流(频率较低),则可以忽略C1、C2;这时系统的阻抗可以简化为:
Z=R1+R2+Jω(L1+L2)
式中:ω为电流的角频率,等于2πf,f是电流频率
从上式可以看出,配电线路对于基波和谐波,以及不同次数的谐波具有不同的阻抗值,谐波的次数越高,阻抗值越大。
电网的阻抗越高,同样的谐波电流产生的谐波电压越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配电线路的感抗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标准的电网(提供纯净50hz电压),其上产生的谐波电压是由非线性负载发出的谐波电流产生的,同样的谐波电流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的谐波电压不同,电源越弱(包括小容量的变压器、自备发电机、UPS电源等),产生的谐波电压越大;距离电源(变压器、发电机、UPS等)越远,谐波电压越大。有些谐波问题仅在使用应急电源时才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