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欣赏音乐[通俗精辟]
【音乐欣赏知识】谈谈如何欣赏音乐(一)
有人会说欣赏音乐谁不会,有什么值得写的、说的?其实不然,欣赏音乐,学问可大着,要牵涉许多乐理知识,我只能做粗浅的介绍,(尽量用通俗语言描述)。即使这样,涉及的内容也很多,篇幅较长,也只能边写边发表,准备分3~4次登载,敬请网友关注。希望通过此文,提高广大网友的音乐素养,更好地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趣!
欣赏音乐,说白了就是: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从而达到陶冶情操、享受音乐乐趣的目的。
一、预备知识:
1、音响知识:
大家欣赏音乐一般都是用随身听或音响。在欣赏音乐的初级阶段,可用随身听欣赏。它的优点是携带方便,投资较小。缺点是中、低音表现较差,尤其是中音的表现不够细腻,层次感不够,缺少爆棚效应,临场感也不够好。有的朋友会说,我的随身听音质很好,怎么说不好呢?其实这样的看法和我以前的看法是一样的。但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如果你听了高级音响的音效后,相信你的看法会改变的。尤其是听交响乐时,它们的差别就明显的表现出来了。在欣赏的中、高级阶段,为了能更好享受音乐,最好是用高级音响欣赏。(发烧耳机除外)(高级音响的价格比随身听贵了许多,如果没有上述的优点,特别是中音,早已被随身听所取代了。)
音响界流传这样的术语:音响器材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一毛价钱两分货,一元价钱三分货。”选购器材的最佳策略是选第二种“一毛价钱两分货”的方案。选购音响时,最好不要选购套装音响,因大多数的套装音响厂商,为获取高额利润,往往注重外表的花哨而降低对音质的要求。(音响最难搞的是中音部分)。厂家往往将低音和高音做的很足,让不内行的顾客试音时感到低音强劲,高音清晰就行了。正确试音方法:准备两盘CD,《蔡琴老歌》、《流淌的歌声》(男女声重唱),先在已知音质较好的音响中播放,记住蔡琴那种特有歌声的韵味和“流淌歌声”中男中音那富有磁性的声音,然后再拿到需要选购的音响中播放,看音响的中音播放效果如何,往往很快就可试出音响音质的好坏。
建议购买音响时,采取积木式,分别购买,下面是购买音响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音箱:建议购买惠威D3.1(2000元左右)或惠威D3.2(3000元左右),它们采用了惠威设计制作的D6型中、低音单元,这种单元采用了一体化的振膜,高强度铸铝合金盆架,大直径的音圈,对称设计的磁路系统等一系列优化设计,使其口径仅6.5英寸的单元具有强大的线性声压输出、延伸良好的低频特性和纯净自然的音色,使瞬态特性极好。它采用的高音单元X1型为惠威自行设计并制作的顶级高音单元,博众家之长。该单元为金属面板的球顶式单元,特点是频响延伸宽阔,指向性好,失真度低,线性输出高,声音细致、柔和、清晰、自然,具有一定的力变感。该音箱是99年设计的,但正因为这样,现在的价格是一降再降,它们是目前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音箱。音箱的做工非常精细,2000年获国产音箱音质一等奖。它的音质与6000~7000元的英国、丹麦音箱不相上下。99年刚上市时在美国一对音箱卖3200美元。
功放机:具体什么型号不好说。把握的原则是:①必须是最新设计的产品,它代表着新工艺、新功能、新电路和更高的技术指标。②最好买国产的,这意味着在相同价格的情况下,获得更高指标的机器。③价格不能太便宜,起码也要在2000元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机器的质量。④功放机必须具备光纤输入;DTS、杜比解码;5.1声道输出;各种完善的音效功能;功率必须大于110W×2。(双变压器)。
建议:如果经济条件过的去的朋友,可以选择美国“健伍”家庭音响,全套价格约7000元/套,这个音响是我见到的性能价格比较高的一种,有上述的所有功能,话筒混响可以自动调节。
DVD机:必须有光纤输出。最好机子的数模转换芯片是特为Hi-Fi设计的。机子可播放MP3、HDCD。(HDCD 是今后CD播放的方向)。
如果经济许可,可再加一台用CPU控制的电子均衡器。
如果经济拮据,有另一种解决方案,音质不会输给高级音响!也就是利用电脑,改造成高级音响。
具体方法:
①必须安装新加坡的“创新”声卡,大概500~700元。
②购买惠威T200a多媒体音箱。(首选推荐)价格2000元左右。其优点是:目前市面上多媒体音箱的顶级产品,输出功率大,T200a采用惠威著名的TMIA-T高音扬声器单元和低音M5N扬声器单元。惠威TMIA-T 25mm采用声音柔和的德国天然丝膜编织球顶,高能钕铁硼磁体,其声音的展现极富音乐感,犹如成熟风韵的少女,带着清淡的甜味和一种新鲜的质感。低频惠威5英寸M5N镁合金长冲程大动态防磁扬声器同样表现出十足的量感与劲道;它采用领先业界的优化Small/Thiele参数专业声学设计,大音量时结实不乱,速度凌厉干净,特别善于表现优美的人声。音箱的输出功率为40×2瓦。(适合近距离欣赏)
③如果经济的原因,也可购买惠威M200多媒体音箱。(推荐)价格1000元左右。为了保证单元质量,M200采用了专业发烧级顶级设计,高音主要零部件采用了只在顶级器材才会采用的德国制造的25㎜天然纤维顶级球形振膜,保证高音圆润甜美,采用了超小型屏蔽式高性能钕铁硼磁体配合三明治式线性匀强磁场结构以及大功率耐高温铝合金骨架音圈,美国专业级液磁冷却等。音箱的输出功率为20×2瓦。(适合近距离欣赏)
除此上面两款惠威多媒体音箱外,**型号、**品牌的音箱都不能胜任,建议不要购买。
④电脑音响的播放方式采用MP3播放,虽然MP3的音质比CD差,但通过优秀的软件加以弥补,播放的音质不逊色于高级音响。(因我家同时具备电脑音响和高级音响。)播放软件用WINANP2.8 它是目前播放MP3音质最好的。它附带的非常优秀的音效插件DFX必须将 它打开,再配合WINANP上优秀的均衡器,它可把MP3的音质提高一个档次。注意:必须使用WINANP2.85以下的版本,因为再高的版本,DFX插件必须注册才能使用。
街上买的CD,用电脑音响播放时,最好把它转换成MP3,这样才可利用DFX优秀插件的效果。建议找目前最好的MP3制造软件AltoMP3Maker,最好是破解的附有注册码的。它制造的MP3的音质可是一流的!
【音乐欣赏知识】谈谈如何欣赏音乐(二)
2、浅谈乐理知识:
音程:
两个乐音之间在音高上的距离称为音程。音程分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两种形式:按先后顺序发音的音程叫做旋律音程,同时发声的音程叫做和声音程。音程是以“度”来计算的。两音之间包含多少个音级就是几“度”。例如do、re是二度,do、mi是三度,以此类推。四度以内的称短音程,四度以外的称长音程。我们下面要讨论的是旋律音程:
现在的流行的通俗歌曲的旋律绝大多数是用短音程进行的。一般只有二、三度。它的好处是即使五音不全的人唱歌时也不容易跑调,如果跑调也不容易听出。而且简单易学,因此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但它的缺点是旋律平淡,像在说话,又像是和尚念经。因此作曲者一般在歌曲的副歌部分加了两句长音程的好听旋律作为补偿。现在大部分作者都是按照此模式进行音乐创作的。这类歌曲精品很少,平时哼哼也罢。但档次太低,不值得作为精品音乐来欣赏,对提高音乐素养没啥好处。(这也是通俗歌曲无法进入中国音乐厅演唱的原因。)民族、美声唱法的歌曲和过去的通俗老歌,旋律是用长音程进行的,旋律优美。随着感情抒发而迭荡起伏。此类作品精品很多,有的成为传世之作。不但让人百听不厌,而且是一种享受。我们欣赏音乐,主要是欣赏这类的作品。
和弦:
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的音的结合叫做和弦。传统和声以三度叠置作为和弦构成的原则。
和弦的作用是根据作品的需要,使旋律更加的丰满。往往在合唱、器乐合奏中广泛的应用。我们在欣赏这类作品时,有必要对和弦进行了解。
主要的和弦有四种,它们的特点和功用分别讨论:
大三和弦:它由一个大三度和一个小三度构成。特点是较刚,较明亮。它一般运用在大调式中。(即主音为do)
小三和弦:它由一个小三度和一个大三度构成。特点是较柔,较暗淡。它一般运用在小调式中。(即主音为la)。
属七和弦:它由大三和弦加小三度构成。特点是听起来音不谐和。它在乐曲中起到点缀刺激的作用。就像我们吃面条需要掺点辣椒一样。
减七和弦:它由小三和弦加小三度构成。特点是听起来的音比属七和弦更不和谐,更为紧张。一般在乐曲的转调中间插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和弦序进,即构成“和声语汇”它犹如由几个“字”组成的“词”一样。一般由三个和弦构成和声语汇。和声语汇是伴奏的基础。我这样的讲,对大家的理解可能是深了点,但不要紧,只要知道就行了。除非学器乐需要掌握外,对我们欣赏音乐毫无影响。只是我后面讲欣赏音乐时还会用到这些知识。
具体应用:
①节奏型应用:(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
A、乐曲描述马蹄声或万马奔腾的场景时,一般用节奏和弦来展现。
B、乐曲描述与黑暗势力搏斗,或欲将乐曲提向高潮时,一般也是用节奏和弦来演绎、推进。
C、当演唱、乐曲以雄壮有力的结尾时,音乐的伴奏往往是用和弦来进行高潮的收尾。
②合唱团应用:
四部合唱实际上就是由和弦组成旋律的。中国官方合唱曲的和弦构成太简单,听起来就像齐唱一样。基督教的圣乐合唱团的和声非常丰富,旋律优美。可真正领会到和弦(和声)的魅力。建议大家听听。
琶音:
将和弦构成的音依次弹奏,称之为琶音。也叫做和弦分解。它是伴奏中的重要手段。吉他伴奏、钢琴、竖琴演奏时经常用到这种类型。它是将前面讲过的和声语汇中的和弦拆开来弹奏。对主题起到模仿、烘托的作用。
具体应用:
A、乐曲要描述山清水秀、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的景色时,就用大量的琶音来展现。
B、当歌曲演唱中,尤其在演唱拉长音中,伴奏也常用琶音来加花、铺垫、烘托。
C、当乐曲或歌曲结束时,也常用琶音来铺垫、修饰。
复调:
两种不同旋律和节奏的乐曲同时进行演奏称之复调。它几乎在每部器乐作品中都有应用。巴赫的钢琴练习曲基本上都是复调的形式。它可以使音乐分为两个主题齐头并进。使乐曲听起来更加的丰富多彩。如何训练欣赏复调的能力,我后面还会讲到。
离调和转调:
当作曲家为了强调某一乐句时,往往将这一乐句进行转调,这一乐句结束时,又转回原来的调,称为离调。
当作曲家为了使整段的乐章进入一个新天地,往往将整乐章进行变调。它可以回到原来的调,也可不回来。称之为转调。
离调和转调在乐曲中大量的使用,我们在欣赏音乐中可根据其变化明白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意思。
音高起伏:音高的变化会给听觉带来上下起伏的运动感。欣赏音乐中,很容易发现音高起伏的层次,许多小的起伏形成大的起伏,或更大的起伏,从而体会到沉浮于音乐中的快乐。
A、上行:有时伴随渐强,张力加大,情绪高涨;有时伴随渐弱,使音乐空灵飘逸。
B、下行:如果说上行更富有推动力,下行则富于表情。快速的下行具有较强的俯冲力。
C、平行:除了长音和同音运动以外,平稳的、起伏较小的进行,与相当上下起伏较大的进行来说即为平行。最典型的平行常是循环性的。平行进行多是上下行的过渡阶段。
我们在欣赏音乐中,注意音乐的起伏和强弱的变化,我们的感情就会融入到音乐中去,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音乐欣赏知识】谈谈如何欣赏音乐(三)
谈谈如何欣赏音乐(三)
二、关于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
民族音乐分民歌和现代民族音乐,下面分别讨论:
民歌由“五声音阶”组成,也就是音阶中没有小二度的“4”和“7”。这样由它构成的旋律就较简单,非常容易学,有似成相识的感觉。往往越容易唱的旋律越不耐唱。但它的旋律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产生,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文革前,音乐学院有句口号:“音乐创作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否则作品就没有生命力。”这里指得工农群众就是指民歌。于是,许多音乐工作者纷纷下到基层采风,吸收大量的民歌素材。再用现代的作曲方法进行润色,产生了现代的民族音乐。它是由“七声音阶”组成。增加了“4”和“7”。旋律更加丰富耐唱。实践证明,音乐学院的口号是对的。那时根据民歌改编的歌曲到至今还久唱不衰。例:《敖包相会》《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谁不说俺家乡好》《洪湖赤卫队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乌苏里船歌》《五彩云霞》《草原赞歌》《刘三姐》《五朵金花》等等。
风靡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其作者陈钢根据越剧的旋律创作的。尽管他以后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离开了民间音乐的土壤,生命力都是非常短的,很快被人遗忘。现在很多通俗流行歌曲的作者关在屋子里创作,歌曲虽然能流行一时,但很快消失无踪了。
西洋音乐在“七声音阶”的基础上增加了升“4”、升“5”、降“7”的变化音。由它构成的旋律更复杂,更富有层次感,也更难理解。但也更耐听。
我们欣赏音乐时先由简单到复杂,先欣赏中国音乐,然后慢慢过渡到西洋音乐。
三、音乐欣赏的具体训练步骤:
还没讲解前先给点提醒:
1、要达到相当的音乐欣赏水平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能一蹴而就,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最好是按照我所列的阶段进行训练,逐步的提高。
2、搬一张舒服的椅子,坐在音响的最佳位置。欣赏音乐时要专注,不要做**事情。也不要被**声音所干扰。当然一定要有好心情!
第一阶段:(入门阶段)
欣赏音乐就是理解音乐,被音乐所感动。刚入门时,先欣赏歌曲,因歌曲可通过歌词明白所要表达的意思,歌曲的歌词往往都写得很精彩,(现在流行的通俗歌曲有些歌词,敢不客气的说是××不通!这样的歌词当然除外),如果有可能,将歌词朗读一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例1:《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康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念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
例2:《我爱你,中国》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我爱你青松的气质,
我爱你红梅的品格。
我爱你家乡的甜蔗,
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我爱你,中国,
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
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我爱你波浪滚滚的南海,
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
我爱你森林无边,
我爱你群山巍峨。
我爱你淙淙的小河,
荡着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