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发展关键词
【用电结构】
《2007年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07年第二产业用电贡献率(83.83%)持续提高,我国用电结构重型化日趋明显,其中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四大行业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节能任务更加严峻。
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结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71.75%上升到2007年的76.56%,且呈现逐月提高状态。
图表工业用电比重变化
【装机容量】
中国2007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9,100万千瓦,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较2006年增加14.6%,达7.13亿千瓦。
尽管装机容量大幅增长(2007年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英国总装机容量),但中国南方地区2008年仍将继续面临严重的电力短缺局面。预计2008年广东省电力需求较2007年增长13%。
中国主要依靠煤来发电,2007年火电装机容量较上年增长逾10%,达5.54亿千瓦。2007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了一倍,达403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增幅逾10%,至1.45亿千瓦。
图表中国2007年电力装机容量增长图(单位:亿千瓦时)
【特高压电网】
特高压电网被称为“电力高速公路”,指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系统构成的高压电网。包括我国在内,目前世界各国目前普遍采用500千伏和220千伏电网进行输电。与现有电网相比,特高压电网具有容量大、距离长、损耗低等优势,但其技术尚不完全成熟,耗资巨大,在电网安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等方面存有一定风险。
从2004年起,我国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启动了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研制和建设步伐。2006年8月,国家电网全长653.8公里、静态投资约56.88亿元的晋东南-河南南阳-湖北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工程开工建设。2006年12月,南方电网总投资约132亿元的云南-广东±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开工。此次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后,两大电网公司规模宏大的特高压电网建设规划进入到实践检验、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国家电网规划到2020年,特高压网架形成以华北、华东、华中为核心,联结各大区域电网、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坚强电网结构,特高压电网输送能力将达到2.6亿千瓦时,实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南方电网规划到2030年,建成“五交二直”的特高压电网。据初步估算,到2020年,两大电网公司在特高压电网上的投入约4060亿元,其中交流为2560亿元,直流为1500亿元。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为国产输电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提高我国输变电设备的自主创新和制造能力,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国家电网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在设备采购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的国产化路线,主要依托国内企业研制和生产设备。
据了解,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主设备全部面向内资控股企业采购,综合国产化率超过75%;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主设备除直流场和部分高端换流变外,全部由国内厂家供货。
【预测】
根据“十一五核电规划”,我国在2020年前要新建核电站31座,新增核发电能力3100万KW,增长数量和增长率均居世界第一。:届时,我国的核发电能力将由目前的900万KW左右上升到4000万KW,并将仍有1800万KW
机组在建。
图表2010-2020年我国核电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