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提出全电流、全电压技术理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023-65451176
送设计 保质量 高品质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电气事故的类型及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人气:4281次发表时间:2018-01-03

一、事故类型

1. 触电事故   
(1) 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肌肉非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而造成的伤害,严重时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形成危及生命的伤害。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单相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的同时,人体另一部位触及某一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根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单相触电事故占全部触电事故的70%以上。因此,防止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应将单相触电作为重点。
②两相触电。是指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两相触电的危险性一般比较大。
③跨步电压触电。是指站立或行走的人体,受到出现于人体两脚之间的电压,即跨步电压作用所引起的电击。跨步电压直接电击的危险性一般不大,这是由于跨步电压本身不大而且通过人体重要组织的电流分量小,但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2)电伤。这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它表现为局部伤害。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眼等多种伤害。
2. 静电危害事故
    静电危害事故是由静电电荷或静电场能量引起的。由于静电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命。但是,其电压可能高达数十千伏乃至数百千伏,发生放电,产生放电火花。静电危害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2) 人体因受到静电电击的刺激,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如坠落、跌伤等。此外对静电电击的恐惧心理还对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3) 某些生产过程中,静电的物理现象会对生产产生妨碍,导致产品质量不良,电子设备损坏,造成生产故障,乃至停工。

3. 射频电磁场危害
    射频指无线电波的频率或者相应的电磁振荡频率,泛指100kHz以上的频率。射频伤害是由电磁场的能量造成的。射频电磁场的危害主要有:
(1) 在射频电磁场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过量的辐射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出现神经衰弱症候群等临床症状;可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出现心率或血压异常;可引起眼睛损伤,造成晶体浑浊,严重时导致白内障;可造成皮肤表层灼伤或深度灼伤等。
(2) 在高强度的射频电磁场作用下,可能产生感应放电,会造成电引爆器件发生意外引爆。 
4.电气系统故障危害
    电气系统故障危害是由于电能在输送、分配、转换过程中失去控制而产生的。断线、短路、异常接地、漏电、误合闸、误掉闸、电气设备或电气元件损环、电子设备受电磁干扰而发生误动作等都属于电路故障。电气系统故障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引起火灾和爆炸。线路、开关、熔断器、插座、照明器具、电热器具、电动机等均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电力变压器、多油断路器等电气设备不仅有较大的火灾危险,还有爆炸的危险。
(2) 异常带电。电气系统中,原本不带电的部分因电路故障而异常带电,可导致触电事故发生。例如 : 电气设备因绝缘不良产生漏电,使其金属外壳带电;高压电路故障接地时,在接地处附近呈现出较高的跨步电压,形成触电的危险条件。
(3) 异常停电。在某些特定场合,异常停电会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如正在浇注钢水的吊车,因骤然停电而失控,导致钢水洒出,引起人身伤亡事故;医院手术室可能因异常停电而被迫停止手术,无法正常施救而危及病人生命等。

、安全用电的意义
电作为一种能源,同阳光、水、空气一样,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伙伴。但是,由于用电安全技术普及不够,在生活或工作中会出现触电、电击、烧伤、火灾,以及呼吸窒息、生命垂危、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因此,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与技能,不仅是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的,而且也是每个人应该做到的。只有这样,电气系统才能正常的运行,我们才能在工作、生活当中安全用电,正确使用电器,让电为人类更好地服务。
、电气安全技术的特点
1.周密性
任何一项电气安全技术的产生都有着严格的过程,不得有任何疏忽,任何一个细致的可能都应考虑并做试验,以保证技术的可靠周密,否则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完整性
电气安全技术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不仅包括电气本身的各种安全技术,而且,还包括用电气技术去保证其他方面安全的各项技术。同时,这两方面都完整无缺、滴水不漏且面面俱到,从安全组织管理。技术手段到人员素质、产品质量以及设计安装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
3.复杂性
正因为上述两点异致了电气安全技术的复杂性。电气安全技术的对象;不仅是单一的用电场所,一些非用电场所也有电气安全问题。此外,利用电气及控制技术来解决安全问题以及有关安全技术的元件,不仅有电气技术,还有电子技术、微机技术、检测技术、传感技术及机械技术。这样使得电气安全技术变得很复杂。
4.综合性
综上所述,电气安全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除了电气电子技术外,还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其中包括管理技术、操作规范以及消防、防爆、焊接、起重吊装、挖掘、高空作业、传感器元器件制作等。随着工业及文明的发展,电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电气安全技术将更为复杂化、更具有综合性。
5.不断修改性
任何一项安全措施、操作规程、元器件的产生都是人们在生产卖践中不断总结修改而产生的,也只有这样,才具备上述的严密性、完整性。
6.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工作必须走在事故的前面,否则安全工作就失去了意义。
、触电及救护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在人们的日常主作与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但如果使用不当,小则损坏机器设备,大则危及人身安全。因为当人们一不小心接触到电源,电流就能立即通过人体,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
人体触电总是发生在突然的一瞬间,而且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掌握人体触电的规律,对防止或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是有好处的。根据对已发生触电事故的分析,触电事故主要有以下规律。
1.季节性
一般来说,每年的6-9月为事故的多发季节。就全国范围内,该季节是炎热季节,人体多汗、皮肤湿润,使人体电阻大大降低,因此触电危险性及可能性较大。
2.低压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
在工农业生产及家用电器中,低压设备占绝大多数,而且低压设备使用者广泛,其中不少人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因此。发生触电的几率较大。
3:移动式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
由于移动式设备经常移动,工作环境参差不齐,电源线磨损的可能性较大,同时,移动式设备一般体积较小,绝缘程度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漏电故障。再者,移动式设备又多由人手持操作,故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4.电气触头及连接部位触点事故多
电气触头及连接部位由于机械强度、电气强度及绝缘强度均较差,较容易出现故障,容易发生直接或间接触电。
5.临时性施工工地触电事故多
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峰期,到处都在开发建设,因此临时性的工地较多。这些工地的管理水平高低不齐,有的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电源线路较为混乱,故触电事故隐患较多。
6.中青年人和非专业电工触电事故多
目前在电业行业土作的人员以年青人员较多,特别是一些主要操作者,这些人员有不少往往缺乏工作经验、技术欠成熟,增加了触电事故的发生率。非电工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常识,盲目地接触电气设备,当然会发生触电事故。
7.错误操作的触电事故
由于一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管理不严,电气设备安全措施不完备及思想教育不到位、责任人不清楚所致。
()触电急救
发现了人身触电事故,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首先要迅速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其次,立即就地进行现场救护。
1.脱离低压电源的常用方法
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可用一“拉”、“切”、“挑”、“拽”和“垫”五个字来概括。
(1)“拉”是指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拔出插销或瓷插熔断器。
(2)“切”是指用带有绝缘柄或干燥木柄切断电源。切断时应注意防止带电导线断落碰触周围人体。对多芯绞合导线也应分相切断,以防短路伤害人。
(3)“挑”是指如果导线搭落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这时可用干燥木棍或竹竿等挑开导线,使之脱离开电源。
(4)“拽”是救护人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拖拽触电人,使他脱离开电源导线。
(5)“垫”是指如果触电人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绕在身上,这时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或橡胶绝缘垫塞进触电人身下使其与大地绝缘,隔断电源的通路,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源线路切断。
2.在使触电人脱离开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1)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
(2)在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接触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及鞋。
(3)在拉拽触电人脱离开电源线路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做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4)当触电人在高处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预防触电人在解脱电源时从高处坠落摔伤或摔死。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在切断电源时会同时使照明失电,应考虑切断后使用临时照明,如应急灯等,以利于救护。
3.对症抢救的原则
(1)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立即移到通风处,并将其仰卧,迅速鉴定触电者是否有心跳、呼吸。
(2)若触电者神志清醒,但感到全身无力、四肢发麻、心悸、出冷汗、恶心,或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应将触电者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舒适地躺下休息,让其慢慢地恢复正常。要时刻注意保温和观察。若发现呼吸与心跳不规则,应立刻设法抢救。
(3)触电者呼吸停止但有心跳,应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
(4)若触电者心跳停止但有呼吸,应用胸外心脏按压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
(5)若触电者呼吸、心脏均已停止跳动,需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
(6)千万不要给触电者打强心针或拼命摇动触电者,也不要用木板石来压,以及强行挟触电者,以使触电者的情况更加恶化。
抢救过程要不停地进行。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停止抢救。当抢救者出现面色好转、嘴唇逐渐红润、瞳孔缩小、心跳和呼吸迅速恢复正常,即为抢救有效的特征。进行心肺复苏(见医疗救护基础-心肺复苏)
、电气安全距离
1.电气安全距离
将带电体与大地、带电体有某他设备以及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一定的电气安全距离,是防止直接触电和电气事故的重要措施,这种措施称电气安全距离,简称安全距离。
2.安全距离的作用
(1)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而造成触电事故。
(2)避免车辆及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造成事故。
(3)防止火灾爆炸及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
(4)保证操作和维护方便。
电气安全距离的大小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及安装方式有关。
、电气火灾的扑救常识
从灭火的角度出发,电气火灾有两个特点:①电气设备着火或引起火灾后并未与电源断开,仍然带电;②有些电气设备(如电力变压器、断路器电动机启动装置等)本身充油,发生火灾时,可能喷油甚至爆炸,造成火灾蔓延,扩大火灾范围。因此电气灭火必须根据其特点,采取适当措施。
1.切断电源
当发生电气火灾时,若现场尚未停电,则首先应想办法切断电源,这是防止扩大火灾范围和避免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切断电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切断电源是必须使用可靠的绝缘工具,以防操作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
(2)切断电源的地点选择要适当,以免影响灭火工作;
(3)剪断导线时,非同相的导线应在不同的部位剪断,以免造成人为短路;
(4)如果导线带有负荷,应先尽可能消除负荷,再切断电源。
2.防止触电
为了防止灭火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带电灭火时应注意与带电体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应该使用干黄沙和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防止身体、手、足、或者使用的消防灭火器等直接与有电部分接触或有电部分过于接近造成触电事故。带电灭火时,还应该带绝缘橡胶手套。
3.充油设备的灭火图不能使用水进行带电灭火
扑灭充油设备内部火灾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充油设备外部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等灭火器灭火;如果火势较大,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水灭火。
(2)如果是充油设备内部起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灭火是使用喷雾水枪,必要时可用砂子、泥土等灭火。外泄的油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熄灭。
(3)发电机、电动机等旋转电机着火时,为防止轴和轴承变形,可令其慢慢转动,用喷雾水枪灭火,并帮助其冷却。也可用二氧化碳、1211、蒸汽等灭火。
、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1、电气事故可分为: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  
3、“电击”是电流直接通过人体造成伤害。 
4、“电伤”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5、雷击,可分为直接雷击、感应雷击。  
6、一般认为,1mA的电流通过人体,会有触电感觉。  
7、一般认为,不超过10mA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不会丧失摆脱能力。
8、一般认为,超过50mA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可造成心室纤维性颤动。
9、电击的形式可分为:直击触电,电击和意外触电电击。  
10、接地装置承受对地电流时,在距接地装置20m处,跨步电压近似认为零。 
11、避免造成雷击伤害的方法有:在建筑物上装设接闪器并直接接地;对不可直接接地的架空线路可加设避雷线接地。  
12、一次雷电放电,其电流可达到几百到几千kA。 
13、电气事故中的人身伤害可分为电流伤电磁伤害静电伤害和雷电伤害。 
14、在查找接地故障点时,工作人员应穿绝缘靴。  
15、对可能存在剩余电荷的设备,进行检查或试验前应先放电。  
16、触电人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如单人救护,人工呼吸及胸外
心脏挤压应交替进行,每15s~20s交替一次。
17、对成年人,胸外心脏挤压的深度,以3~5cm为宜,每分钟挤压次数为60~80次。  
18、一年中,触电事故发生较多的月分为6~9月。 
19、对操作者本人,并对 他人和设备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  
20、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的 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允许其上岗操作。
21、电工职业道德规范是;
1)终于职业责任(2)遵守职业纪律(3)交流电工的专业技术和安全操作技术,(4)团结协作。    
22、安全用电,就是要使一切电力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23、用电安全,是要我们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避免发生  
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24、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大多数是由于  
违章作业  造成的。  
25、在电器设备上使用了  不合格的电器产品或材料,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26、通过人体工频电流的有效值约1mA时会有触电的感觉,称此值为感知电流。  
27、如果触电者尚未脱离电源,救护者不能直接接触身体,应设法使其尽快脱离电源,并防止触电者 二次伤害。  
28、人体触电后的严重程度和通过人体电流的 电压大小、 电流流经的路径、 电流频率、时间及人体状况有关。  
29、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的有效值不超过10mA 时,不会丧失自主的摆脱能力,称此值为摆脱电流 。  
30通过人体电流的有效值达到500mA时,有可能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这是 造成触电伤害的主要原因。

重庆路之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电能质量及电能安全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联系电话:15703068567

推荐产品

高压重谐滤波补偿装置
高压重谐滤波补偿装置
重谐滤波补偿装置
重谐滤波补偿装置
有源滤波装置
有源滤波装置
电能质量分析仪
电能质量分析仪
LZS-DVR动态电压调节器
LZS-DVR动态电压调节器
高压电机补偿装置
高压电机补偿装置
重谐滤波补偿装置
重谐滤波补偿装置
LZS-RTU03电能质量管理终端
LZS-RTU03电能质量管理终...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023-65451176 电子邮箱:sw@cnlzs.com 公司地址:重庆大学城科技产业园.研发创新基地.联东U谷6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