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相补偿的技术原理
人气:2043次发表时间:2018-02-06
在无功补偿领域中,三相共补是最传统的补偿方式,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的系统中有它的优势。
三相共补方式采用的是三相电力电容器,只通过检测某一相的电流来进行计算并控制电容器的投入数量来达到补偿的目的。由于三相电容器对三相系统提供的无功电流相等,因此这类补偿装置只适用于三相电流基本平衡的负荷情况。
但是,当负荷的三相电流不平衡时。三相共补不能够使三相均得到良好的补偿,补偿结果可能有某一项过补偿,有某一相欠补偿。
在这种形势下分相补偿应运而生,分相补偿是通过检测三相电流来进行分别计算并控制各相电容器的投入数量来达到补偿的目的。
分相补偿采用单相电力电容器,采取无功大的相多投电容,无功小的相少投甚至不投电容器的补偿方式。其结果可以使三相不平衡系统各相无功均得到良好的补偿。
下面以矢量的形式就分相补偿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以A相为例:如果A相接有感性负,那么该相就有一个滞后垂直于A相电压Ua的感性无功分量IL。这时在A相与零之间接入电容器C,由于电容电压与电源电压Ua同相,这时在A相体现一个超前且垂直电源电压Ua的容性无功分量IC。当A相的容性无功分量IC与该相的感性无功分量IL大小相等时,那么该相滞后的感生无功分量被超前的容性无功分量所抵消。这时该相无功为零,功率因素为1。其这相以此类扒。
分相补偿可以平衡三相系统的无功,但是三相不平衡系统不单单有不平衡的无功,还有不平衡的有功。这时的分相补偿就无能为力了,也就是说,对于三相不平衡系统,分相补偿只平衡了无功,有功的不平衡状况仍然存在。
难道不平衡的有功就没有办法了吗?回答是否定的,不平衡的有功电流仍然可以调整。